合盛硅业多措并举稳定经营硅基材料行业周期波动下保持战略优势

发布时间:2025-06-13 |   作者: LJ减水剂系列



描述:...

产品详细

  

合盛硅业多措并举稳定经营硅基材料行业周期波动下保持战略优势

  近期,申万宏源发布《有色金属行业新疆工业硅白皮书: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硅基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疆煤电硅产业一体化特点突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等造就新疆工业硅成本优势显著,且全年生产较稳定,抗周期波动能力强,建议关注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合盛硅业603260)。

  同时,合盛硅业近期正在推进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截至6月11日的进展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本次申报。本期公司债券的发行,不仅将优化公司资产金额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可有效补充公司运用资金,为各业务板块的逐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申万宏源的白皮书指出,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发电成本低,大型硅企配有自备电,硅基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煤-电-硅一体化产业布局完善,如合盛硅业、东方希望、其亚硅业等。

  合盛硅业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顶级规模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工业硅、有机硅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头羊。据合盛硅业年报,2024年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行业呈现供需双增但阶段性错配的状态,经行业内企业及有关部门协同应对,市场行情报价单边下行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其中,工业硅位于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顶端,是光伏、有机硅、合金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核心原料。随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的工业硅产能和产量也呈现了稳定发展的态势。截至2024年末,企业具有工业硅设计产能122万吨/年,在工业硅市场居行业首位,2024年工业硅生产量达到187.14万吨,同比增长38.11%。

  2024年公司工业硅成本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对于2025年成本的展望,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表示,公司基本的产品工业硅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受电价及原材料硅石、还原剂等多方面影响,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在互动平台也回应表示:“公司因具有自备电厂、能源布局及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在产品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申万的白皮书中也指出,公司能源成本、原料成本优势显著,凸显行业双龙头地位。公司通过产业链协同和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日均产量并大大降低单吨电耗,部分矿热炉日均产量已突破70吨,单吨工业硅冶炼电耗已降至万度以下。

  公司在6月12日晚间披露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对上交所表示,2024年公司工业硅销售价格持续下行,公司作为国内工业硅产能最大的生产厂商,且是煤电硅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因此,公司具备拥有规模优势及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公司主要工业硅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仍高于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公司工业硅基本的产品不存在明显减值迹象。

  目前公司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在有机硅市场的占有率同样在行业居首。2024年公司有机硅三大产品硅橡胶、硅油、环体硅氧烷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6.31%、56.66%、5.35%。

  从应用领域来看,有机硅下游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建筑、汽车、纺织、电子电气、电力等领域,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目前需求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逐年增长。并且,一方面由于供应端的快速扩张,有机硅产品价格有所下滑,加速了其对石油基传统材料的替代;另一方面,有机硅产品由于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其高品质、高性能方面的发展也加速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

  今年5月,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根据行业周期规律,本轮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已近尾声,市场已逐步消化新增产能,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正趋向平衡,且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压等新兴起的产业快速地发展,预计2025年有机硅行业需求有望保持比较高增速。

  受行业周期性变化影响,有机硅产品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公司近年来综合毛利率仍高于可比公司均值,应对行业下行风险的能力较强。

  公司也在问询函回复公告中表示:2024年公司有机硅产品价格略有下行,但因企业具有自产工业硅原料的成本优势,公司主要有机硅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仍高于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公司有机硅基本的产品不存在明显减值迹象。

  5月31日,合盛硅业官微宣布,公司旗下宁波合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研发12英寸(300mm)导电型碳化硅(SiC)晶体,并启动切、磨、抛等加工技术的研究。公司基于自主设计的SiC单晶生长炉以及多年的技术攻关,创新坩埚设计,使用多孔与涂层石墨技术,实现超大晶体所需的高通量生长。

  公司高效整合硅基产业链和价值链,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深入钻研,成功攻克了从高纯石墨纯化、碳化硅多晶粉料制备到单晶碳化硅生长、衬底加工等全流程的核心技术难关,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实现规模化量产。202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下游需求量开始上涨的带动下,IGBT供需逐步改善,碳化硅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公司正把握行业机遇,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碳化硅领域的布局成果,进一步夯实公司作为科创型企业的底色。公司也抓住政策机遇,在科学技术创新债券新规发布后一个多月时间完成申报和受理工作,拟公开发行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含)的公司债券。要通过本期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保障现金储备、优化财务结构,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达到提高公司资产流动性、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

  公司一方面打通融资渠道,优化资产金额来源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公司工业硅、有机硅、碳化硅等主营业务未来发展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实施精益运营策略等以支持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保持公司在市场中的领头羊。